落户、奖励、评职称!上海出台“沪九条”
编辑:admin 日期:2025-07-15 20:54:30 / 人气:
黄浦、杨浦打造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
向全球优质内容创作者发出“英雄帖”,上海诚意满满。
《若干举措》支持黄浦区、杨浦区建设在全球范围具有影响力、引领力的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对集聚区内成效显著的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全市范围内表现突出的孵化器、产业园区,市级层面按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要求,每年提供最高1000万元奖励。值得注意的是,黄浦区、杨浦区正是网友熟悉的小红书、B站的总部所在地。
另外,鼓励各区打造产业链优势环节,优化全市产业布局。同时,依托平台企业、行业协会,在集聚区内举办全球创作者大会、创新创业大赛等具有广泛影响的品牌活动,打造行业高端交流交易平台。
依托集聚区,上海将不断健全相关产业配套服务。《若干举措》明确:支持集聚区提供共享办公空间、行业交流空间,配备直播间、录音室、摄影棚等共享设施,提供工商登记、财税咨询、政策申报、版权确权等一站式服务。支持集聚区发布资源共享清单、提供场景使用费补贴,单个主体每年综合补贴额度最高50万元。支持集聚区相关办公场所为入驻的创作者、创业企业,提供相关优惠政策。鼓励集聚区建设文化人才之家,支持创作者优先入住并给予相关支持。鼓励平台企业围绕集聚区建设,提供流量扶持、资金奖励、配套服务政策,建强产业链生态。
记者获悉,上海杨浦将出台“YOUNG立方”的综合性扶持计划,依托区域“大学+大厂”“数字经济+科技创新”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区域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为优质内容创作者和企业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成长支撑。
该政策将围绕“优质”“创作”“集聚区”三大核心,聚焦解决互联网内容创作企业与创作者的痛点难点,力求使其在上海杨浦“被看见”“受尊重”“能成长”。支持政策从“免、奖、服、投、补、管”六个维度推出18条措施,打造政策立方体“YOUNG立方”,助力铸造优质内容创作“六边形战士”。
具体来看,在成本减免(“免”)方面,将对“V聚场”入孵企业首年房租全免、第二年减75%、第三年减50%,并分阶段扩展优质载体租赁减免范围。在创作激励(“奖”)方面,将举办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综合评比,对于讲好杨浦故事、上海故事且有较大影响力的优质内容,给予最高10万元奖励;开展创作者荣誉评选并给予奖励;推荐创作者申报各类社会荣誉奖项。在配套服务(“服”)方面,将给予优质内容出海扶持,制定“YOUNG V”大学生实习计划,打造“大学路串门儿卡”社群生态,提供B站、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培育支持,并开设线上线下联动的网信事务快速通道。在金融支持(“投”)方面,将设立互联网内容创作投资基金,并联合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设立优质内容创作基金,对新设企业给予种子期成长支持,同时与区内银行、担保机构等合作建立“金融伙伴计划”。在运营补贴(“补”)方面,将发放“杨浦直播券”场景补贴,给予各类节展活动综合支持,并提供人才落户便利及住房、租房补贴。在生态监管(“管”)方面,将加强合规指导与包容审慎监管,加强业务咨询、合规培训和守信激励等,引导和帮助互联网优质内容企业成长壮大。
杨浦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庆宁表示,杨浦区将加强政策落地实施,做好接续政策储备,打造“一楼(创智天地6号楼)一街(创智天地大学路步行街)一园(哔哩哔哩新世代产业园)一区(全域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的互联网内容产业“核爆点”示范区。同时,“量身定制”做好服务,确保政策目标可及、规则可见、逻辑可懂、路径可通、温度可感。
据悉,黄浦区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00家,新引进科创民营企业480家,文化、体育、娱乐和科研技术服务行业的就业人数增长明显,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都市型科创服务体系。杨浦区目前集聚数字经济企业超8000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占上海全市近五分之一。区内已吸引多家头部MCN机构和互联网内容平台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针对互联网内容创作领域,黄浦区发挥小红书总部效应以及金融科技产业优势,利用中央科创区、外滩第二立面等空间资源,重点吸引金融、科技、时尚类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主体入驻。同时,区内专业服务业优势明显,能在人力资源、法务、财税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
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表示,依托黄浦和杨浦打造集聚区,是匹配两区现有核心产业和头部平台的综合优势,为政策落地和集聚区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若干举措》鼓励上海各区结合实际打造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产业链优势环节,优化全市产业布局。
单项内容最高给予10万元奖励
近年来,扎根上海的B站与小红书已然崛起,成为中国互联网生态里最具蓬勃生机的两大新兴力量。它们背后,汇聚着数以百万、千万计的内容创作者,拥有数以亿计的庞大用户群体。
以此为坚实根基,若能进一步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优质互联网内容创作者汇聚,构建起一个极具竞争力的强大内容创作生态,那么与之相关的产业集群和完备的产业生态,必将顺势而生、蓬勃发展。
《若干举措》注重激励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设立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主体合法权益保护快速通道,保障优质内容创作合规健康持续发展。
有优质的创作者,才会有优质的内容。对此,对讲好上海故事、中国故事且有较大影响力的,单项内容市级层面最高给予10万元奖励,并优先推荐申报国家及市级荣誉。科技赋能创作方面,对开展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相关应用场景建设的主体,给予最高可达总投资30%的资金支持。
为解决创作者及小微企业的资金问题,上海推进设立专项基金,打通银行贷款绿色通道,并对银行贷款给予不超过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50%的贴息支持。同时,为降低创作启动成本,支持集聚区提供共享空间、直播间等共享设施,提供工商登记、财税咨询、政策申报、版权确权等一站式服务,并为优质内容创作人才优先提供人才公寓及落户等便利。
上海还向创作者开放更多公共资源与创作场景,推动全市地标景区、文博场馆、重大节展赛会等向创作者开放,提供创作便利;支持国有企业、主流媒体与创作者开展业务合作。同时,鼓励优质内容出海,并优化外籍创作者签证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不断优化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职称评价通道,鼓励平台企业参与职业技能评价,完善职业发展通道,强化高校与集聚区的人才实习衔接机制,并将内容创作者纳入各类人才计划及奖项评选范围。
何为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政策受益主体都有哪些?
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表示,创作者的身份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包括但不限于UP主、博主、签约创作者、创业团队(工作室)、MCN机构签约的达人等,关键是要创作积极传播正能量、社会认同度高、影响力大的优质内容(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
据介绍,对于集聚区优质内容创作者来说,将能获得互联网领域的四类专属服务和权益保障:
一是创作支持“星光计划”,优质内容可推荐“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等国家级荣誉活动,支持向市委网信办自荐,可在集聚区一站式服务点办理。
二是权益保护“盾牌行动”,帮助提升网上维权能力,如遇敲诈勒索、造谣诽谤、抹黑攻击、网络暴力、账号假冒仿冒等网络侵权行为,属地网信部门将优先受理、依法保护。
三是技术赋能“合规引擎”,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政策解读和详细指导,提供安全好用的技术对接。
四是立法参与“众智平台”,通过集聚区网络法治意见建议征集渠道,直递网络领域相关法律法规修订意见。
相关评论员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直言,当一座城市愿意拿出真金白银,为创作者提供实实在在的鼓励与支持,这份诚意必然会化作创作者内心源源不断的创作动力,激发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身创作,用优秀作品回馈城市,“如此一来,更多高质量作品涌现,又会像磁石一般,吸引更多创作者慕名而来、投身其中。这一环扣一环的良性互动,恰恰构成了滋养互联网优质内容茁壮成长的理想生态”。
上一篇:五大行动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下一篇: 返回列表
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三千人的鱼市 灯火连夜不熄08-30
- 抛网下水,除了鱼还收获多枚河虾,这样的河流少见了08-26
- 彝良县城的刷鱼趣事!08-26
- 铜梁:涪江安居“两江鱼”餐饮船舶被拆解08-25
- 鱼饲料大撒泽雅水库 一夜查获8名“偷钓”人员08-23
- 辰溪:“稻+鱼”美了乡村富了百姓08-20